會員風采
企業名錄
行業類別
行業類別
永安熱點
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小陶鎮八一村
發布時間:2012-11-28 點擊數:4653
小陶鎮八一村地處小陶鎮東北部,毗鄰205國道,距集鎮5公里,1948年以前稱張坊堡,1949至1953年稱支前模范村,1954年寧洋縣委書記到村里調研建議改名為八一社,1984年至今稱八一村?,F有半溪、張坑、青石、前坂等4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共有229戶、830人,黨員39名。全村擁有耕地面積972畝,山林地面積4282畝,礦產資源以石英石為主,儲量約1000萬噸。
2006年1月13日,胡錦濤總書記親臨八一村視察,作出了“政策好,天幫忙,還得靠人努力”的重要指示,并先后兩次給八一村黨員群眾回信并作出指示,勉勵八一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加快新農村建設。2009年12月15日和2010年6月11日省委孫春蘭書記先后兩次深入八一村視察,充分肯定了八一村的做法,指出“168”機制符合中央關于創先爭優活動提供了寶貴經驗,要求要結合實際,持續抓好落實。
五年來,八一村干部群眾牢記胡總書記的囑托,著力在“人努力”上下功夫,在省委和市委的關心指導下,探索實踐、總結提煉了“168”基層黨建工作機制,村里各個組織和各支隊伍全身心投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中,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進步,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經過五年多的努力,全村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躍式發展。過去全村沒有多少新房,現在90%的農戶建了新房;過去工業是一片空白,現在全村工業總產值超億元;過去基本是空殼村,去年村財達到50.5萬元,比上年增加32.8%;過去農民只能靠天吃飯,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現在達到8720元,比上年增加了810元。2010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417億元,比上年增加135.8%,其中工業產值2.3億元,比上年增加144.7%,農業產值1170萬元,比上年增加21.2%。
為了感謝胡總書記對八一村的關懷,感謝胡總書記給八一村帶來的福音,全村干部群眾和社會有關人士集資建立回信紀念碑、批示紀念碑、紀念亭。
胡錦濤總書記親臨八一村視察一個月之后,八一村新老支書朱光木、劉茂千不約而同地寫信給總書記,匯報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表達鄉親們對總書記的思念與敬仰之情,3月12日,胡錦濤總書記親自給他們回信,囑咐村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為了更好地將總書記的關懷化為對全體村民的鼓舞,村里豎起了回信紀念碑。
2007年3月初,永安市委、市政府和八一村黨支部書記朱光木分別給總書記寫了信,匯報了一年來永安市、特別是八一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取得的成績和新變化,3月10日,胡總書記在永安市委、市政府和朱光木的去信上又作了重要批示。這石雕上雕刻的就是胡總書記批示原文:“希望堅持科學發展,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創造新業績。”提前半年揭示了十七大主題,為我們建設新農村指明了方向。
紀念亭的地點就是當時胡總書記深入田間了解民情的地方。紀念亭平面形狀為八角形,意指八閩大地之意;屋頂斷面為A形,意指永安;亭內地面標高113cm,意指2006年1月13日總書記到八一村。亭內正中央樹立大理石影雕紀念牌一片,正面為胡總書記視察畫像,背面為“政策好、天幫忙、還得靠人努力”字樣。紀念亭的設立,充分展現了胡總書記的愛民親民形象,體現了八一村干部群眾對總書記的感激之情,為村里新增了一處宣傳胡總書記重要指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陣地。
八一村由過去永安市的中下水平村一躍成為農業部與福建省共建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還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現在八一村被省委組織部列入“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推薦名單。